企业进入阻止行为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29个四位数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

被引:4
作者
李世英
李延平
蒋飞龙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关键词
进入阻止; 市场绩效; 实证研究;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0.09.006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07年29个四位数制造业产业的数据考察了企业进入阻止行为对市场势力及净进入率,进而对市场绩效产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发现及结论是:过剩生产能力的存在确实提高了限制性价格,市场需求增长率对价格成本差也会造成一定的侵蚀,然而这两个发现并没有支持企业主动利用过剩生产能力实施进入阻止的假设,却支持了我国产业普遍存在的过度进入及退出壁垒过高引致的过度竞争的推测;较高的过剩生产能力导致了较高的价格成本差,这支持了企业利用限制性价格维持其市场势力的假设;广告支出可能会侵蚀企业的超额利润,这会降低潜在企业进入的激励,较高的广告密度还会增加新的进入者进入的困难;研发支出使得在位企业得以维持较高的价格成本差,保证了在位企业的市场势力,而研发支出对净进入的影响却是不显著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54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服务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陈艳莹 ;
原毅军 ;
游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0) :75-84
[2]   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 [J].
周劲 .
宏观经济研究, 2007, (09) :33-39
[3]   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实证研究 [J].
黄健柏 ;
陈伟刚 ;
江飞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13-21
[5]   中国工业企业进入与退出Or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李德志 ;
闫冰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6) :68-72
[6]  
企业进入行为的基本模型——中国制造业的案例[J]. 肖建忠.产业经济评论. 2004(01)
[7]   我国产业过度进入的结构性与策略性因素分析 [J].
陈天慈 .
财贸研究, 2004, (03) :23-26
[8]   中国企业的进入退出——1985—2000年汽车与电冰箱产业的案例研究 [J].
杨蕙馨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3) :99-105
[9]   国有企业的能力过剩、退出及退出援助政策 [J].
江小涓 .
经济研究, 1995, (02) :46-54
[10]  
高级产业经济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斯蒂芬·马丁(StephenMartin)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