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秸秆纤维潜力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敏 [1 ]
杨曼曼 [1 ]
陈伟强 [1 ]
宋安东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麦; 秸秆纤维; 生产潜力;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33.090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基础,计算了我国小麦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并根据小麦谷草比系数,折算了小麦秸秆生产潜力,进而以2006年小麦播种面积为基础,估算了我国小麦秸秆纤维的潜在产量。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秸秆纤维的潜在产量可达9491万t。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生物燃料乙醇潜力分析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474 / 1447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J].
张培栋 ;
杨艳丽 ;
李光全 ;
李新荣 .
可再生能源, 2007, (06) :80-83
[3]   农作物秸秆制取燃料酒精的研究 [J].
王乃菊 ;
宋萍 .
酿酒, 2007, (06) :51-53
[4]   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现状与前景 [J].
张金桃 ;
周传云 .
酿酒, 2007, (04) :12-15
[5]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J].
陈中玉 ;
张祖立 ;
白小虎 .
农机化研究, 2007, (05) :194-196
[6]   塔里木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以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地区为例 [J].
王建勋 ;
朱晓玲 ;
庞新安 ;
刘彬 ;
李新国 .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2) :76-78+83
[7]   河北省作物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J].
黄志英 ;
梁彦庆 ;
葛京凤 ;
张亚卿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2) :93-96
[8]   以纤维素类物质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J].
马晓建 ;
赵银峰 ;
祝春进 ;
吴勇 ;
牛青川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11) :77-81
[9]   基于GIS的甘肃省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游松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4) :400-408+437
[10]   福建省沿海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 [J].
毛艳玲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