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盆地研究和油气评价的思路

被引:91
作者
刘池洋
杨兴科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改造盆地; 研究思路; 盆地恢复; 改造过程; 保存单元; 晚期成藏; 油气评价; 中国沉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改造盆地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 ,为未来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这由中国大陆结构复杂、活动性强等基本特征所决定。油气的聚散、成藏和分布既严格受成盆期和成盆期前构造格局的控制 ,又明显受成盆期后每一次构造运动和任一种改造形式的影响 ,因而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分布规律多变 ,研究和勘探难度颇大。改造盆地研究与评价的思路和程式为 :( 1 )厘定盆地属性 ,分析动力环境 ;( 2 )恢复原始盆地 ,回归今盆位置 ;( 3)揭示改造过程 ,明确几个时期 ;( 4 )确定改造程度 ,划分保存单元 ;( 5)探讨聚散特点 ,评价资源规模 ;( 6)重视多源油气 ,突破单一模式 ;( 7)多期动态聚散 ,突出晚期成藏 ;( 8)注意差异改造 ,切忌以点代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活动性强、深部作用活跃——中国沉积盆地的两个重要特点 [J].
刘池洋 ;
赵重远 ;
杨兴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6+23
[2]   改造型盆地类型划分 [J].
刘池洋 ;
孙海山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2) :3-6+92
[3]   多旋回构造变动区的油气系统 [J].
张厚福 ;
孙红军 ;
梅红 .
石油学报, 1999, (01) :16-20+3
[4]   中国近海盆地正反转构造含油气浅析 [J].
王国纯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 (03) :1-5
[5]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远景分析 [J].
罗志立 .
勘探家, 1997, (04) :62-63+8
[6]   试论残留盆地 [J].
刘光鼎 .
勘探家, 1997, (03) :1-4+45
[7]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J].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255-261
[8]   古沧县-天津复向斜和其确定的依据 [J].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4) :333-343
[9]  
海相残余盆地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理论与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王英民等著, 1998
[10]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思田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