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孔特低渗高产储层成因机制——以库车坳陷大北1气田巴什基奇克组储层为例

被引:33
作者
张荣虎 [1 ]
张惠良 [1 ]
马玉杰 [2 ]
沈扬 [1 ]
李昌 [1 ]
张丽娟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2]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大北地区; 白垩系; 巴什基奇克组; 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K1bs)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夹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其粒度以细—中粒为主,杂基为铁泥质和泥质(2%~10%),胶结物以方解石(3%~15%)为主,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不含高岭石,伊/蒙混层中的蒙皂石含量一般为15%~20%,主要的孔隙组合为溶蚀孔—残余原生粒间孔,占储集空间总量的50%~90%,其次为微孔隙及构造缝,总体属于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综合分析了该储层的岩性特征、古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后认为:阶段性地前陆逆冲推覆构造作用对沉积旋回性、水体盐度变化及物源区距离变化的控制至关重要;构造活跃期扇三角洲前缘环境下的差分选中—粗砂岩、近源快速堆积下的高岩屑含量、干旱咸湖下的高碳酸盐胶结、早成岩期相对深埋—后期持续快速深埋压实作用,是特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成因;高产能储层的发育是构造平缓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环境下的好分选中—细砂岩、早期表生溶蚀及弱碳酸盐胶结作用、晚期构造破裂的复合作用、叠加效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砂岩动力成岩作用.[M].寿建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  
库车——柯坪再生前陆冲断带构造.[M].卢华复;贾承造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3]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于兴河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沉积成岩作用.[M].刘宝;张锦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5]   一幕完整的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地层记录:库车坳陷下白垩统 [J].
王家豪 ;
王华 ;
陈红汉 ;
严德天 ;
赵忠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6) :31-36
[6]   塔里木库车盆地中生代原型分析 [J].
何光玉 ;
赵庆 ;
李树新 ;
雷刚林 ;
齐英敏 ;
谢会文 .
地质科学, 2006, (01) :44-53
[7]   盐湖环境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高孔隙带形成的影响 [J].
王生朗 ;
任来义 ;
王英 ;
李继东 ;
何锋 ;
王欲晓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47-49
[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辫状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 [J].
顾家裕 ;
方辉 ;
贾进华 .
沉积学报, 2001, (04) :517-523
[9]   砂岩储层孔隙保存的定量预测研究附视频 [J].
寿建峰 ;
朱国华 .
地质科学, 1998, (02) :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