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解析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德立
朱兆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供氮量; 培养法; 相关性; 稻田土壤; 水稻土; 耕作土壤; 交换性; 风干土; 矿化率; 解析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太湖地区三种类型水稻土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表明:(1)风干土淹水培养后,固定态铵平均增加17ppm,相当于交换性铵增量的28%。似应将培养后固定态铵的增量与交换性铵增量之和计为土壤氮素的矿化量。(2)田间微区试验中,耕层以下土壤所供应的氮量占稻田土壤供氮量的16—49%,平均30%。(3)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用培养法预测稻田土壤供氮量中存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稻田非共生固氮对当季水稻吸收氮的贡献 [J].
朱兆良 ;
陈德立 ;
张绍林 ;
徐银华 .
土壤, 1986, (05) :225-229
[2]   稻田耕层以下土壤的氮素供应 [J].
陈德立 ;
朱兆良 .
土壤, 1986, (01) :34-35
[3]   我国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的进展 [J].
朱兆良 .
土壤, 1985, (01) :2-9
[4]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氮素矿化及土壤供氮量的预测 [J].
朱兆良 ;
蔡贵信 ;
徐银华 ;
张绍林 .
土壤学报, 1984, (01) :29-36
[5]   水稻生长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J].
蔡贵信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1983, (03) :272-278
[6]   测定稻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淹水密闭培养法的条件试验 [J].
蔡贵信 ;
张绍林 ;
朱兆良 .
土壤, 1979, (06) :23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