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中生代高镁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27
作者
巫祥阳
徐义刚
马金龙
许继峰
王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生代; 高镁闪长岩; 岩石圈地幔; 华北地台;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3.03.005
中图分类号
P588.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鲁西中生代侵入岩包括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以闪长岩最为常见。莱芜和沂南等地的闪长岩具有高Mg#(0.45~0.69),Cr(<278μg/g)的特点,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其总体成分特点类似于北美苏必利尔省的太古代高镁闪长岩和产于现代俯冲带的高镁安山岩。不过鲁西高镁闪长岩的HREE含量相对较高(Yb=1.1~1.9μg/g),La/Yb比值相对较低(6.7~20),其成分更接近于Piip型高镁安山岩。鲁西高镁闪长岩代表了华北地台早期拉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可能是受深俯冲扬子大陆下地壳释放的埃达克质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直接熔融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