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山耦合与前陆盆地成藏区带分析

被引:18
作者
刘和甫
李晓清
刘立群
李小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4] 北京 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5] 北京 
[6] 北京 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俯冲造山带; 弧后前陆盆地; 碰撞造山带; 周缘前陆盆地; 陆内造山带; 陆内前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济全球化导致油气勘探全球化,板块学说在理论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基础,亚洲大陆与北美大陆盆山体系在实践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经验。盆山耦合体系存在3类造山带与3类前陆盆地即:(1)俯冲造山带与弧后前陆盆地;(2)碰撞造山带与周缘前陆盆地;(3)陆内造山带与陆内前陆盆地。前陆盆地成藏区带勘探中,在空间上应将造山带前麓褶皱—冲断带层与前陆盆地作为统一应变场,在时间上应将前冲断作用沉积层序,同冲断作用沉积层序和后冲断作用沉积层序作为整体来进行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40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伸展断陷盆地分析.[M].陈发景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2004,
[3]  
板内形变与晚期成藏.[M].[孙肇才著];.地质出版社.2003,
[4]  
地球构造与动力学.[M].马宗晋等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5]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汪泽成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6]  
中国含油气盆地图集.[M].李国玉;吕鸣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7]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M].梁慧社等著;.地震出版社.2002,
[8]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9]  
塔里木盆地演化和构造样式.[M].汤良杰著;.地质出版社.1996,
[10]  
中亚含油气地区.[M].安作相;胡征钦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