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

被引:8
作者
胡开忠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2]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无形财产权; 民法典; 地位; 归属; 设想;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1.01.005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无形财产权制度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有形财产权 ,但其发展十分迅猛 ,内容常常更迭 ,各国立法者一直为构筑完善的立法体系而不懈地努力。我国无形财产权制度的发展亦与他国类似。目前我国正积极制定民法典 ,鉴于无形财产权的性质及其特点 ,我国在维持现有民法典体系不变的情况下 ,建立一个范围大于知识产权、调整对象以无形财产为主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体系十分必要 ,具体包括创造性成果权法律体系、识别性标记权法律体系和经营性资信权法律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 [J].
徐国栋 .
法学研究, 2000, (01) :37-55
[2]   论中国民法典的制订 [J].
王利明 .
政法论坛, 1998, (05) :44-52+83
[3]   无形财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 [J].
吴汉东 .
法学研究, 1997, (04) :77-83
[4]  
知识产权论.[M].郑成思 著.法律出版社.2001,
[5]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M].黄道秀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6]  
法国物权法.[M].尹田 著.法律出版社.1998,
[7]  
美国法律概论.[M].(美)彼得·哈伊(P.Hay)著;沈宗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  
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M].梁慧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9]  
专利法概论.[M].(日)吉藤幸朔著;宋永林;魏启学译;.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10]  
法学总论.[M].(古罗马) 查世丁尼; 著.商务印书馆.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