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大豆品种冠层产量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被引:16
作者
庄波
徐克章
杜双洋
李大勇
张治安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冠层; 叶面积; 光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0个新、老大豆品种冠层产量和光合作用的研究表明,新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老品种(P<0.01),新品种产量主要集中在冠层的中上部,而老品种的产量则以冠层中部最大,冠层上部、下部产量较低且相差不大.新品种植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高于老品种,但差异不显著.新品种叶片的光合速率高于老品种,同时,新品种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老品种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差异较大,特别是下层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较大;由于新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速率高于老品种,新品种的光合能力显著高于老品种,特别是冠层下部的光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吉林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某些农艺性状的变化 [J].
田伟华 ;
徐克章 ;
邴鑫 ;
翟俊峰 ;
张治安 ;
陈展宇 ;
武志海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4) :397-401
[2]   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J].
李大勇 ;
徐克章 ;
张治安 ;
赵颖君 ;
陆静梅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3) :281-285
[3]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某些株型性状的演变 [J].
郑洪兵 ;
徐克章 ;
赵洪祥 ;
李大勇 ;
王晓慧 ;
张治安 ;
杨光宇 ;
杨春明 ;
陆静梅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 (03) :276-281
[4]   不同熟期大豆R4-R5期冠层某些生理生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J].
金剑 ;
刘晓冰 ;
王光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9) :1293-1300
[5]   大豆生理生态特性与产量的关系(英文) [J].
朱桂杰 ;
蒋高明 ;
郝乃斌 ;
刘合芹 ;
孔正红 ;
杜维广 ;
满为群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06) :725-730
[6]   国外早熟大豆冠层粒重分布与产量的关系 [J].
陶丹 ;
王萍 ;
宋海星 ;
冉彦中 ;
陈玉江 ;
尹田夫 .
大豆科学, 2001, (02) :146-148
[7]   大豆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杜维广 ;
张桂茹 ;
满为群 ;
栾晓燕 ;
陈怡 ;
谷秀芝 .
大豆科学, 1999, (02) :61-66
[8]   不同播期超甜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初步研究 [J].
潘大仁 ;
林德波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19-21
[9]   大豆产量空间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游明安 ;
盖钧镒 ;
吴晓春 ;
邱家驯 ;
马育华 ;
贺观钦 .
大豆科学, 1993, (01) :64-69
[10]   大豆株型、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第二报 大豆群体冠层的荚粒分布 [J].
孙卓韬 ;
董钻 .
大豆科学, 1986, (02) :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