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既往有偿供血人群艾滋病歧视状况研究

被引:2
作者
曹晓斌 [1 ]
冯国泽 [2 ]
徐杰 [1 ]
庞琳 [1 ]
张洪波 [3 ]
斗智 [1 ]
徐臣 [4 ]
柔克明 [1 ]
吴尊友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室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监测室
[3]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4] 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供血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偏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了解因既往有偿供血造成艾滋病流行地区艾滋病歧视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在安徽省某地利用目的抽样法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家庭成员、村民及卫生工作者中各选择20名共8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艾滋病歧视现象,分析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结果 80名调查对象中,1名未完成调查,在完成调查的79名中,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扩大的歧视[81.0%(64/79)],嫌弃、回避及抛弃,看病时受到歧视[47.4%(28/59)],失去社会支持[33.3%(13/39)]等。艾滋病流行严重的村庄歧视相对较轻,艾滋病流行较轻的村庄歧视较严重。对艾滋病存在错误认识[57.5%(23/40)]、恐惧[32.5%(13/40)]及道德判断是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家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多数HIV感染者不愿暴露身份。结论由于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等,导致歧视现象严重,亟须开展减少歧视相关工作。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 [J].
曹晓斌 ;
庞琳 ;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3) :235-236+240
[2]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调查 [J].
高建华 ;
郑锡文 ;
施小明 ;
杨忠民 ;
贾望谦 ;
张玉良 ;
董少良 ;
徐翠玲 ;
汪宁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3) :175-177
[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Goffman E. Prentice-Hall, Inc .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