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同盟”到“行动的同盟”:冷战后日美安全关系的新变化

被引:2
作者
黄大慧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日美同盟; 日美安保体制; “海外派兵”; “有事法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31.3 []; D7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日美同盟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1960年新安保条约的签署,其军事同盟性质进一步凸现。冷战的终结、特别是苏联的解体,使日美同盟失去维系的纽带与支点,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1996年日美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日美关系重归以安全为中心的轨道。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性质已由防御型的同盟关系转变为“地区主导型”的同盟关系,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双方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合作内容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9.11”事件后日本“借船出海”战略的实施,已使日美同盟由原来受和平宪法制约的“纸上同盟”变成极富攻击性的“行动的同盟”。随着中国的崛起,日美同盟针对中国的倾向日趋明显,如何应对其消极影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战略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论日美同盟关系的“全球化”趋势 [J].
孙文清 .
和平与发展, 2004, (04) :31-34+57
[2]  
日本战后五十年[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王振锁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