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西藏东巧北尕苍见岛弧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36
作者:
许荣科
[1
]
郑有业
[2
]
赵平甲
[3
]
陕亮
[2
]
张雨莲
[2
]
曹亮
[4
]
齐建宏
[5
]
张刚阳
[1
]
代芳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5] 甘肃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来源: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关键词:
班怒小洋盆;
消亡;
尕苍见岛弧;
晚侏罗世;
向北俯冲;
双向俯冲;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班公错—怒江小洋盆内晚侏罗世存在向南的俯冲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近期在班—怒带中部的东巧蛇绿岩带北侧发现一套晚侏罗世火山岩——尕苍见(组)火山岩,该套火山岩以内部变形微弱而明显有别于东巧蛇绿岩带,其地球化学特点反映具有岛弧性质,并具有初期为拉斑玄武质-钙碱性岩浆喷发,尔后以钙碱性火山活动为主,至晚期岛弧演化成熟,发生岛弧橄榄安粗质火山喷发活动,并伴有富Nb岛弧玄武岩产出。证明在班怒小洋盆内晚期也曾存在向北的俯冲作用。这一发现对完整重溯班—怒带构造演化和构建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68 / 77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