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

被引:12
作者
陈建渝
牛瑞卿
李水福
田波
魏世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
[2] 胜利石油公司孤岛采油厂
关键词
低熟油; 成藏模式; 运移; 充注; 孤南洼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孤南洼陷具有丰富的低熟油资源 .低熟油中的生物标志物以高伽玛蜡烷含量、植烷优势、低成熟度为特征 .下第三系沙一段是低熟油的源岩 ,其岩性为富含藻类有机质的油页岩、油泥岩 .低熟油在平面上环生烃洼陷分布 ,剖面上层位集中在沙二—沙一段 .断层控制了低熟油的运移距离和聚集层位 .低熟油的成藏模式有 3种 ,即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自源断层垂向运聚成藏和混合运聚成藏模式 .孤南洼陷低熟油在盆地内部以侧向运移、侧向充注入岩性 -断块圈闭为主 ,形成单源油藏 .在断裂带原油是以垂向运移及垂向充注断块圈闭为主 ,形成混源油藏 .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J].
陈建渝 ;
牛瑞卿 .
地球科学, 2000, (03) :253-259
[2]   东营凹陷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 [J].
曾溅辉 .
地球科学, 2000, (02) :133-136+142
[3]   济阳坳陷低熟原油特征及成因 [J].
洪志华 ;
陈致林 ;
张春荣 .
沉积学报, 1997, (02) :89-94
[4]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 [J].
王铁冠 ;
钟宁宁 ;
候读杰 ;
包建平 ;
黄光辉 ;
李贤庆 .
沉积学报, 1997, (02) :75-83
[5]  
低熟油生成机理及成油体系[M]. 地质出版社 , 张林晔,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