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暴雨过程动力因子分析和预报研究

被引:59
作者
冉令坤 [1 ]
齐彦斌 [2 ]
郝寿昌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 山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暴雨; 动力因子; 湿热力平流参数; 波作用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针对2012年7月21~22日发生在我国华北地区的暴雨过程,利用美国全球预报系统资料对湿热力平流参数、对流涡度矢量的垂直分量、热力波作用密度、热力位涡波作用密度、热力位势散度波作用密度和湿斜压涡度等动力因子进行计算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暴雨过程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冷锋和辐合切变线等多个天气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降水区具有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垂直热量输送明显,湿等熵面向下伸展和水平风垂直切变显著等动、热力学特征。湿热力平流参数等动力因子综合反映了上述动、热力垂直结构特征,因而与6小时观测降水的发展移动有一定相关性。全球预报系统48小时预报的动力因子高值区在走向和落区上与6小时观测降水区比较接近,代表动力因子对降水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利用全球预报系统的预报场资料对动力因子暴雨预报方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降水中心位置预报方面,动力因子降水预报比全球预报系统本身的降水预报更接近观测实况。ETS(Equitable Threat Score)评分计算表明,对于降水的早期预报,动力因子降水预报评分略高于全球预报系统本身的降水预报评分,说明动力因子暴雨预报方程有一定的降水预报能力,可以应用到实际天气业务预报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10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J].
俞小鼎 .
气象, 2012, 38 (11) :1313-1329
[2]  
Diagnosis of a Moist Thermodynamic Advection Parameter in Heavy-Rainfall Events[J]. 吴贤笃,冉令坤,楚艳丽.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4)
[3]   2010年8月8日舟曲特大泥石流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J].
赵玉春 ;
崔春光 .
暴雨灾害, 2010, 29 (03) :289-295
[4]  
Diagnosis of dynamic process over rainband of landfall typhoon[J]. 冉令坤,杨文霞,楚艳丽.Chinese Physics B. 2010(07)
[5]  
DIAGNOSIS OF WAVE ACTIVITY OVER RAINBAND OF LANDFALL TYPHOON[J]. 冉令坤,Abdul REHIM,AL RAMANATHAN.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9(02)
[6]   暴雨中尺度系统数值模拟与动力诊断研究 [J].
高守亭 ;
孙建华 ;
崔晓鹏 .
大气科学 , 2008, (04) :854-866
[7]   近年来我国暴雨中尺度动力分析研究进展 [J].
孙淑清 ;
周玉淑 .
大气科学, 2007, (06) :1171-1188
[8]   东北暴雨的研究 [J].
王东海 ;
钟水新 ;
刘英 ;
李俊 ;
胡开喜 ;
杨帅 ;
张春喜 ;
孙力 ;
高枞亭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6) :549-560
[9]  
“05.6”东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Ⅰ:常规资料和卫星资料分析[J]. 寿亦萱,许健民.气象学报. 2007(02)
[10]   中尺度对称不稳定和横波不稳定的波动性质 [J].
沈新勇 ;
倪允琪 ;
丁一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6) :73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