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沿岸平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

被引:49
作者
林春明
黄志城
朱嗣昭
李从先
蒋维三
机构
[1]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3] 浙江石油勘探处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晚第四纪; 沉积特征; 沉积旋回; 杭州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以海平面升降旋回为主线,根据300口钻井、静力触探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层序、沉积特征、控制沉积的主要地质作用及沉积层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该区晚第四纪地层底界面为区域不整合面,是末次冰期海面下降时形成的。晚第四系具有一个从陆相到海相再到海陆过渡相的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发育5套地层,即河床滞留沉积和海进河床充填沉积层序、海进河漫滩充填层序、海相层覆盖、海退河口湾及湖沼相进积层序。流水切割的古地形、海平面升降以及物源和沉积物供应量的变化,对沉积物分布起着主要控制作用。末次冰盛期低海平面时,河流下切,形成深达40~110 m的钱塘江和太湖下切河谷。冰后期以来,本区经历了早期下切河谷充填,中期海水覆盖,晚期河口湾形成、萎缩和湖沼发育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冰后期钱塘江口沉积层序和环境演变
    李从先
    陈刚
    钟和贤
    刘宝柱
    [J]. 第四纪研究, 1993, (01) : 16 - 24
  • [2] 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M].业治铮;汪品先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