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以海平面升降旋回为主线,根据300口钻井、静力触探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层序、沉积特征、控制沉积的主要地质作用及沉积层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该区晚第四纪地层底界面为区域不整合面,是末次冰期海面下降时形成的。晚第四系具有一个从陆相到海相再到海陆过渡相的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发育5套地层,即河床滞留沉积和海进河床充填沉积层序、海进河漫滩充填层序、海相层覆盖、海退河口湾及湖沼相进积层序。流水切割的古地形、海平面升降以及物源和沉积物供应量的变化,对沉积物分布起着主要控制作用。末次冰盛期低海平面时,河流下切,形成深达40~110 m的钱塘江和太湖下切河谷。冰后期以来,本区经历了早期下切河谷充填,中期海水覆盖,晚期河口湾形成、萎缩和湖沼发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