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5
作者
董晓峰 [1 ]
郭立磊 [1 ]
李丁 [1 ]
潘竟虎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民勤县;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09.06.02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民勤县1996—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对民勤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民勤县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057 2 hm2,其生态足迹产出是当地生态承载的3倍,发展极大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产出迅速增加,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提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相应建议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张掖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曹瑾 ;
王生林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4) :113-117
[2]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69-78
[3]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研究 [J].
王化齐 ;
蔡焕杰 ;
张鑫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1) :44-49
[4]   兰州市2002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J].
赵军 ;
陶明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6) :113-116+128
[5]   民勤绿洲水资源状况与生态建设研究 [J].
纪永福 ;
贺访印 ;
李亚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3) :361-366
[6]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J].
岳东霞 ;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54-463
[7]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J].
熊德国 ;
鲜学福 ;
姜永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618-626
[8]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J].
郭秀锐 ;
杨居荣 ;
毛显强 .
地理研究, 2003, (05) :654-662
[9]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10]   生态占用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运用与改进 [J].
秦耀辰 ;
牛树海 .
资源科学, 2003,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