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探讨

被引:12
作者
郑文含
机构
[1]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居住区; 用地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39.5 [城市铁路、市郊铁路];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摘要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吸引效应、空间分异效应和地价促进效应。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居住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构成可以参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开发强度的确定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站点导向的居住区布局结构比较,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用地规划应强调"轨道站点—接驳公交站点"与"社区中心—居住单元"的空间耦合,采用中心城区、郊区不同地域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近年来北美关于“TOD”的研究进展 [J].
马强 .
国外城市规划, 2003, (05) :45-50
[2]   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居住区布局形态——实例与分析 [J].
陈燕萍 .
城市规划, 2002, (08) :90-96
[3]  
大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边经卫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