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大连市渤海沿岸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2
作者
周连义 [1 ]
汤凯 [2 ]
张森 [1 ]
曲玮 [1 ]
何骏 [1 ]
李雪铭 [3 ]
机构
[1] 大连市国土资源发展研究中心
[2] 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
[3]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建设用地; GIS; 适宜性; 大连;
D O I
10.16202/j.cnki.tnrs.2010.02.036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选取大连渤海一线的金州湾至普兰店湾段,以海岸线向陆域一侧延伸1km,向海一侧至1m等深线为研究区,采用传统地理学分析和GIS方法,对该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该区总面积为358km2,其中最适宜建设区总面积为195km2,较适宜建设区为46km2,一般适宜建设区为47km2,准适宜建设区为52km2,不适宜建设区为18km2;适宜建设用地规模总量较大,分布集中,特别是最适宜建设区比重很大,而该区是沿海生态敏感区,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矛盾突出;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海陆一体化建设、促进海陆空间资源优势互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连市海岸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J].
盖美 ;
田成诗 .
经济地理, 2002, (02) :179-183
[2]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J].
刘盛和 ;
吴传钧 ;
沈洪泉 .
地理学报, 2000, (04) :407-416
[3]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4]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J].
张惠远,赵昕奕,蔡运龙,殷静 .
地理研究, 1999, (02) :25-31
[5]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6, (04) :33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