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苗族鼓社、议榔的起源与榔规的性质的几个问题

被引:6
作者
吴通才
机构
关键词
议榔; 榔规; 鼓社; 苗族; 姜央;
D O I
10.13713/j.cnki.cssci.1984.06.01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一九八一年《贵州社会科学》第五期和《贵州民族研究》第四期发表了廷贵、酒素同志的《苗族“习惯法”概论》、《略论苗族古代社会的“三根支柱”》的文章以后,我省几个刊物陆续发表了这方面的几篇论文。这些文章除了所叙鼓社、议榔的组织活动概况基本相同外,其起源和是否是“习惯法”问题仍存在很大分歧。一些文章认为:鼓社、议榔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一些文章则认为:起源于原始公社末期开始有了私有制财产的时候。至于榔规榔约,有的认为:它便是苗族的“习惯法”;有的人则认为:它不能叫做“习惯法”,更不能当做法律规范加以论述。苗族鼓社、议榔究竟起源于何时比较符合史实?榔规榔约是否可以叫做“习惯法”、能否当作法律规范来加以论述?由于历史原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答《关于苗族的“习惯法”问题》 [J].
廷贵 ;
酒素 .
贵州社会科学, 1984, (0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