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李海金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身份建构; 国家整合; 政治符号; 土地改革; 乡村社会;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07.11.005
中图分类号
D663.2 [农民阶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以政治(社会)身份为基点的政治符号的视角,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着重分析了国家对农民政治(社会)身份的颠覆和重构过程,以及农民国家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整合机制的转型。在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依据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将村民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成分",并给予其差异性的政治、经济待遇,从而建构起一套新型的身份系统。与此同时,国家与农民的政治关系、农民的国家观念发生转变,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机制也发生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现代国家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 [J].
徐勇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20-25+157
[2]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胡乔木著];.人民出版社.2003,
[3]  
新史学.[M].杨念群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美)弗里曼(EdwardFriedman)等著;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一个中国村庄.[M].杨懋春著;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  
三民主义.[M].孙中山著;.岳麓书社.2000,
[7]  
中国的土地改革.[M].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8]  
十里店.[M].[加]伊莎贝尔·柯鲁克等 著.北京出版社.1982,
[9]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10]  
中国震撼世界.[M].[美]杰克·贝尔登(J· Belden) 著;邱应觉等 译.北京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