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三、药理、临床关于苦参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疾症,我国历代医书多有记述,1956年罗荣翘在"苦参疗效初步探讨"一文中,把这些记述等归纳成利尿除湿,健胃整肠,退热,治痢,治黄疸,治结核和驱虫治白带等七个方面。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各地在苦参的研究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日本人也报道了一些他们的药理实验资料。这些,都进一步肯定和发展了人们对于苦参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的认识。在一些药理实验(如抗肿瘤、抑菌等)过程中发现,苦参或其提出物的作用强度,在试管和离体试验时,比在动物体内试验低的多,这是在评价药理实验结果时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