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及周边地区霾污染特征的模拟研究

被引:37
作者
王丽涛 [1 ]
潘雪梅 [1 ]
郑佳 [2 ]
程丹丹 [1 ]
魏巍 [1 ]
机构
[1] 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
[2] 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关键词
霾; CMAQ; 能见度; 河北; 细微颗粒物;
D O I
10.13671/j.hjkxxb.2012.04.01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MM5-Models-3/CMAQ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对河北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区域尺度的模拟,并选取石家庄、邢台、北京、天津、太原、郑州6个代表性城市分析了该地区霾污染特征.首先,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对2001—2010年10年间的霾天气进行了识别,就统计结果来看,该地区霾污染的季节变化非常显著,冬季最为严重,其次是夏秋季;5月份的发生频率则最低,其次是4月和6月.选取霾污染较为严重的2007年12月进行了模拟,在模拟时段内,霾日的平均PM2.5浓度是非霾日的1.6~3.1倍,霾的发生有很明显的区域同步性.霾日PM2.5的成分也有显著变化,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颗粒物的百分比含量有明显的增加,说明该地区霾的出现与二次颗粒物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25 / 9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利用日均及14时气象数据进行霾日判定的比较分析
    赵普生
    张小玲
    徐晓峰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4) : 704 - 708
  • [2]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
    吴兑
    吴晓京
    李菲
    谭浩波
    陈静
    曹治强
    孙弦
    陈欢欢
    李海燕
    [J]. 气象学报, 2010, 68 (05) : 680 - 688
  • [3] 河北省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魏文秀
    [J]. 气象, 2010, 36 (03) : 77 - 82
  • [4] 河北霾分布与地形和风速关系分析
    魏文秀
    张欣
    田国强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1) : 49 - 52
  • [5] 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胡亚旦
    周自江
    [J]. 气象, 2009, 35 (07) : 73 - 78
  • [6] 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
    范引琪
    李二杰
    范增禄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5, (04) : 526 - 535
  • [7] 石家庄市大气能见度变化与大气颗粒物的关系研究[D]. 张素敏.河北师范大学. 2009
  • [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气象出版社 , 中国气象局[编], 2003
  • [9] Asian emissions in 2006 for the NASA INTEX-B mission[J] . Zhang Q.,Streets D. G.,Carmichael G. R.,He K. B.,Huo H.,Kannari A.,Klimont Z.,Park I. S.,Reddy S.,Fu J. S.,Chen D.,Duan L.,Lei Y.,Wang L. T.,Yao Z. L..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9 (173)
  • [10] Haze trends over the capital cities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1981–2005[J] . Huizheng Che,Xiaoye Zhang,Yang Li,Zijiang Zhou,John J. Qu,Xianjun Hao.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