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南海中部与南部海洋温、盐与环流特征

被引:25
作者
王东晓
陈举
陈荣裕
朱伯承
郭小刚
许金电
吴日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4]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广州
[5] 广州
[6] Monterey
[7] CA
[8] 厦门
关键词
盛夏环流; P-矢量方法; 中尺度涡; 越南离岸急流;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 [海洋水文要素];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根据 2 0 0 0年 8— 9月份南海中部与南部航次的温、盐资料 ,采用P 矢量诊断方法 ,结合ADCP测流资料和同期伪风应力资料以及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 ,研究了 2 0 0 0年夏季风持续强迫之后南海大尺度环流与中尺度涡旋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温度和盐度水平分布随深度有显著的变化 :中层 (2 5 0— 4 0 0m左右 )温、盐水平分布与其它各层的温度和盐度分布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用诊断方法计算得到的环流场与用TOPEX/Poseidon海面高度计资料计算得到的地转流场比较一致 ,即流场内部有多个中尺度的涡旋 ,主要有越南东南外海反气旋涡、中沙群岛东南反气旋涡以及南沙群岛东北角的气旋涡等 ,这说明南海中部与南部盛夏环流具有较强的地转分量和显著的多涡结构 ,并且这些中尺度涡在垂向上存在速度场的切变。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南海海面高度、动力地形和环流的周年变化——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应用研究 [J].
李立 ;
许金电 ;
靖春生 ;
吴日升 ;
郭小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978-986
[2]   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 [J].
王卫强 ;
王东晓 ;
施平 ;
甘子钧 ;
郭佩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995-1002
[3]   冬季南海温跃层通风的证据 [J].
王东晓 ;
杜岩 ;
施平 .
科学通报, 2001, (09) :758-762
[4]   南海南部海区的环流观测研究 [J].
方文东 ;
郭忠信 ;
黄羽庭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1) :2264-2271
[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学术会议(1980)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海洋与湖沼》编辑部, 1982
[6]  
On the annu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surface height in south china sea[J] . Liu Qinyu,Jia Yinglai,Wang Xiaohua,Yang Haiju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1 (4)
[7]  
A Review on the Curr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easonal Circulation, South China Sea Warm Current and Kuroshio Intrusion[J] . Jianyu Hu,Hiroshi Kawamura,Huasheng Hong,Yiquan Qi.Journal of Oceanography . 2000 (6)
[8]   Observational study on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outhwest monsoon [J].
Yan J.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7, 14 (2) :27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