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和ARB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

被引:11
作者
黄帮华 [1 ,2 ]
蒋学华 [1 ]
普燕芳 [2 ]
张志清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2]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原发性高血压; 系统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B)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ACEI和ARB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对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2篇。文献质量评价Jadad评分4~7分的为6篇,其余22篇低于4分,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ACEI治疗比较,联合治疗可降低血压3.54/2.07mmHg,降低24h动态血压2.14/1.00mmHg;与单用ARB治疗比较,联合治疗可降低血压3.10/3.35mmHg,降低24h动态血压3.11/2.30mmHg。与ACEI/ARB单用治疗相比,联合治疗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13.17/15.69g·m-2,对于射血分数、心率、尿素氮、肌酐、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但作用有限。纳入研究质量较低且缺乏以临床事件为终点的试验研究,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联合用药比单药治疗更有效、更安全。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22 / 32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咪达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 [J].
张苏川 ;
仇克难 ;
刘敏 ;
汪湛 ;
徐亚宁 ;
余信强 ;
邹勇 ;
姚峰 ;
刘波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8, 24 (11) :823-826
[2]   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联用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 [J].
周石理 ;
王建刚 .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6 (05) :627-629
[3]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J].
卞德轩 ;
赵施竹 .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03) :70-71
[4]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J].
陈寒放 ;
靳晨亭 .
疑难病杂志, 2007, (07) :395-397
[5]   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的影响附视频 [J].
姜少燕 ;
严玲 ;
曹广智 ;
蔡尚郎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 (06) :356-359
[6]   缬沙坦与福辛普利单独及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J].
刘世任 ;
包景泊 ;
李凤梅 ;
李玉华 ;
崔学军 .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0) :2021-2022
[7]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J].
姜莉鸣 .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06) :991-992
[8]   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心功能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J].
李春兰 ;
董钰明 ;
张振义 .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4) :25-29
[9]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 [J].
罗伟民 ;
王晓丽 ;
李志远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4, (04) :249-250
[10]   伊贝沙坦与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的左室肥厚逆转作用 [J].
谢秀成 ;
刘明 ;
黄仕洲 .
中国基层医药, 2004, (0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