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2006年艾滋病网络直报质量,了解当前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并为拟制的管理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7年1月1日下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06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定时数据库及相关工作表,对艾滋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按照不同的报告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报告病例中,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部分非必填项填写率较低;存在部分填写错误及感染途径与接触史之间的逻辑错误;有70%以上的病例在免疫印迹法(WB)确认或诊断后30d内报告,1~7d内(即约5个工作日内)占41.2%,1~15d内(即约10个工作日内)占59.3%;2006年报告的非羁押人员中,对16341例(占45.7%)进行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且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了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对7879例(占22.0%)进行了个案随访且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了随访表。结论实施艾滋病网络直报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艾滋病疫情报告的时效,但个案流调率和随访率全国总体水平较低,将在改版的网络直报系统中进行调整完善和针对性地加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