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的经济联系——空间结构与合作格局
被引:53
作者:
邹永广
[1
,2
]
机构:
[1]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
来源: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结构;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7.05.002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测度和分析了"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空间结构,并阐述了"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合作空间结构和合作格局,主要研究发现:(1)2011年和2015年"一带一路"中国沿海和内陆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不高,但呈现增长趋势,旅游经济关联较高的节点城市优势地位较为稳定,节点城市间的区位和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经济联系度。(2)上海、深圳、厦门、重庆、武汉等节点城市点度中心度较高,同时接近中心性较高,中心地位稳定,且不受其他节点的控制;上海、宁波、天津、深圳、西安、重庆、成都、兰州等节点城市占据较高的结构洞,最具有控制能力;上海、宁波、深圳、广州、湛江、兰州、重庆、西安等节点城市的中间中心性较高,处于核心位置,发挥中介作用。(3)"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合作空间具体布局为两板块、七圈发展格局。主要节点城市间旅游要素互动,促进旅游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实现沿海和内陆节点城市板块间的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5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