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收减损技术研究

被引:17
作者
曾勇军
吕伟生
石庆华
谭雪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机构
[1]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收割; 机收损失率; 水稻机收减损技术;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4.06.028
中图分类号
S233.71 [水稻生产机械化];
学科分类号
082801 ;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留茬高度、1d内的不同收获时间和不同档位收割对稻谷机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机型均以稻谷85%成熟度时收割损失率最大,90%成熟度时收割损失率最小;不同留茬高度处理的机收损失率以40cm最高,20cm次之,10cm最小;1d之内不同收割时间的机收损失率以7∶00最高,10∶00次之,14∶00最低;不同档位作业处理的机收损失率均以高档最大,中档次之,低档最小。2种机型之间,在留茬高度大于20cm条件下半喂入式收割机机收损失率显著高于全喂入式收割机;在档位为高档条件下,全喂入式收割机的机收损失率显著高于半喂入式收割机。综合来看,应选择性能优良的国产或进口收割机在水稻成熟度为90%时及时收获,机收的适宜留茬高度为10cm,保持中低档行走速度于上午10∶00以后进行收割。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淮海夏玉米子粒机械收获研究初报 [J].
谢瑞芝 ;
雷晓鹏 ;
王克如 ;
郭银巧 ;
柴宗文 ;
侯鹏 ;
李少昆 .
作物杂志, 2014, (02) :76-79
[2]   影响玉米机械收粒质量因素的分析 [J].
柳枫贺 ;
王克如 ;
李健 ;
王喜梅 ;
孙亚玲 ;
陈永生 ;
王玉华 ;
韩冬生 ;
李少昆 .
作物杂志, 2013, (04) :116-119
[3]   烂泥田水稻机械收割作业技巧 [J].
刘开顺 .
农业机械, 2012, (23) :52-52
[4]   水稻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J].
徐国强 .
北京农业, 2012, (06) :251-251
[5]   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J].
王康军 ;
李艳大 ;
叶厚专 ;
舒时富 ;
陈立才 ;
李星 .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 (11) :149-151+164
[6]   浅谈水稻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周亮经 .
中国农业信息, 2011, (01) :37-38
[7]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方向研究 [J].
申庆双 .
现代化农业, 2010, (12) :31-32
[8]   机收稻麦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J].
周良墉 .
湖南农业, 2008, (06) :21-21
[9]   机械收割、耕整与人工作业效益分析 [J].
陈砚平 .
湖北农机化, 2004, (01) :28-28
[10]   如何减少小麦机收作业损失 [J].
肖远金 .
农村百事通, 2002, (12)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