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被引:9
作者
方红亚 [1 ]
刘足根 [2 ]
机构
[1]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院
关键词
东江源; 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东江水是我国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水源,保护并建设好东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在源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并建设好东江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东江源区进行调研,根据源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源区政府和人民为保护源区生态环境而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与导致的发展损失状况,分析了在源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东江源区实施生态补偿,本文认为国家应承担补偿东江源区的生态保护建设投入,广东省现阶段应承担补偿源区的发展损失,源区也有责任补偿源区生态环境破坏对广东省造成的经济损失。现阶段的补偿方式应以资金和项目形式补偿为主,补偿途径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 [J].
毛锋 ;
曾香 .
生态学报, 2006, (11) :3841-3846
[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J].
张惠远 ;
刘桂环 .
环境保护, 2006, (19) :49-54
[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文华 ;
李芬 ;
李世东 ;
刘某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677-688
[4]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J].
赵景柱 ;
罗祺姗 ;
严岩 ;
段靖 ;
丁丁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8) :53-54
[5]   河南应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J].
樊万选 .
河南国土资源, 2005, (12) :6-7
[6]   崂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研究 [J].
毛晓建 ;
刘厚凤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 (06) :36-39
[7]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 曹光辉.决策导刊. 2005(12)
[8]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 曹光辉.决策导刊. 2005 (12)
[9]   论我国区际生态补偿制度之构建 [J].
秦鹏 .
生态经济, 2005, (12) :51-53
[10]   流域生态效益补偿与循环经济理念的创新思考——来自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启示 [J].
高金龙 .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10) :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