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爱”与慈善

被引:5
作者
胡发贵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儒家; 仁爱; 救灾恤怜; 价值依据;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10.05.001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B82-09 [伦理学史];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01 ; 0101 ;
摘要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扶危济困、助残振弱的慈善活动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在其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它为古代慈善活动提供了一种"人为贵"的价值依据;一种"泛爱众"的博爱动员;一种"恻隐之心"的悲悯情怀;一种关爱"穷民"的政府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M].(日)夫马进著;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商务印书馆.2005,
[2]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M].王国平;唐力行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3]  
四海之内.[M].[英]李约瑟 著;劳陇 译.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