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及其理论框架

被引:3
作者
娄成武
姜晓秋
机构
[1] 东北大学
[2]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价值; 价值观; 科技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7 ;
摘要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作用。价值观是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构成价值观的首先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评价基础上的价值信念。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科学技术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观是对科技地位作用和社会功能的根本观点,是对科技功能作用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科技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其理论框架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科学技术具有通过生产力这个中介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价值;科学技术具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价值。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好地完成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加快改革步伐,进行制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注重科技进步对意识形态变革的重要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自然辩证法.[M].恩格斯 著;于光远等 译编.人民出版社.1984,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3]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马克思著;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译;.人民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