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内生增长理论的区域差异成因探析

被引:13
作者
李杰
机构
[1]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空间内生增长理论; 贸易自由度; 知识溢出度; 核心-边缘结构均衡;
D O I
10.14116/j.nkes.2009.03.004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为探求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内在原因和作用机制,本文基于空间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发现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促进产业的空间聚集,并因此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而知识溢出效应的提高,则使产业的空间分布模式保持对称稳定,并因此促进区域间差距逐步减小。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经济系统存在两种长期均衡路径:对称结构均衡和核心—边缘结构均衡,且前者的经济增长率明显小于后者的经济增长率。通过对中国经验数据的计量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体现的正是效率较高的核心—边缘结构均衡,但由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明显大于知识溢出的作用,故导致产业的空间聚集力大于扩散力,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东部隆起和中西部塌陷的经济地理现象。为此,本文对促进区域协调的调控政策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陈秀山 ;
徐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5) :117-129+207
[2]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J].
张吉鹏 ;
吴桂英 .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04) :60-81
[3]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4]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 [J].
文玫 .
经济研究, 2004, (02) :84-94
[5]   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 [J].
林伯强 .
经济研究, 2003, (12) :15-25+90
[7]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
[8]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J].
林毅夫 ;
刘培林 .
经济研究, 2003, (03) :19-25+89
[9]   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 [J].
Sylvie Dmurger ;
杰夫·萨克斯 ;
胡永泰 ;
鲍曙明 ;
张欣 .
经济研究, 2002, (09) :14-23+92
[10]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