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泥沙矿物成分与分布规律

被引:43
作者
王兆印 [1 ]
王文龙 [2 ]
田世民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水利系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含沙水流; 泥沙; 矿物成分; 粒径分布; 粘土矿物;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7.05.002
中图分类号
TV14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河及其干支流经常产生高含沙水流,泥沙中矿物的成分及含量是影响高含沙水流性质的主导因素,粘土矿物颗粒含量对高含沙水流流变性质的影响,远大于颗粒粒径大小对流变性质的影响,粘土颗粒和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高含沙水流的流变性质也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对黄河及其支流地区12个地点进行采样分析,得出黄河及其支流地区泥沙基本来源于同一地区,次生矿物是在长期的、相同的环境条件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泥沙样本的粒径分布曲线和矿物成分及含量,建立了黄河及其支流泥沙粘土、非粘土矿物含量与中值粒径之间的关系,能够更方便、快捷、廉价地估算黄河及其支流粘土矿物的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 [J].
徐建华 ;
吴成基 ;
林银平 ;
高亚军 ;
左仲国 ;
喻权刚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6-9+14
[2]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J].
冉大川 .
资源科学, 2006, (01) :93-100
[3]   风水两相作用对黄河流域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9) :103-110
[4]   黄河泥沙特性及对水环境的影响 [J].
胡国华 ;
赵沛伦 ;
肖翔群 .
水利水电技术, 2004, (08) :17-20
[5]   不同来源水沙对黄河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 [J].
许炯心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536-545
[6]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地理科学, 2002, (03) :294-299
[7]   黄河中游实测1700kg/m3含沙量的可靠性分析 [J].
林来照 ;
薛耀文 .
人民黄河, 1997, (01) :7-8
[8]  
王万忠,焦菊英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9]  
赵文林主编.黄河泥沙[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10]  
叶青超 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