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
被引:41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启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丁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秸秆;
土壤;
农艺;
旋耕;
混埋;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33.1 [土壤耕作作业机械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秸秆混埋是增强土壤碳汇的重要技术途经。为分析和比较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进行了正、反转旋耕秸秆混埋对比试验。测取旋耕处理后的地貌形态及秸秆在土壤空间中的分布状况,并使用Pro-E造型展示秸秆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三维数字化仪配合虚拟造型技术能够直观反映混埋后秸秆在土壤空间的分布状态。2种旋耕处理方式的地表形态及土壤空间内秸秆分布对比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埋覆率及纵向空间分布总体均匀率优于反转旋耕,而反转旋耕的秸秆在沿土壤深度方向的空间分布均匀率、秸秆-土壤混合效果、耕幅内地表平整度等优于正转旋耕。综合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混埋质量略有优势,但具体选择混埋模式时还应考虑田间秸秆残留情况。秸秆量较少时反转旋耕较适宜,反之正转旋耕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基于虚拟植物技术的冬小麦根系3D构型测试与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08) : 1481 - 1488陈信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丁启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不详丁为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田永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不详朱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不详曹卫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不详
- [2]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44 (06) : 45 - 4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康小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水田高茬秸秆还田耕整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 (08) : 46 - 49+77周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夏俊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 [4] 秸秆对根区土壤酶活性、无机氮及呼吸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04) : 27 - 3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连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晓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戴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5] SGTN-180型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2) : 143 - 14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继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船式旋耕埋草机螺旋刀辊作业功耗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10, 41 (12) : 44 - 47王志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夏俊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许绮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基于Pro/E的土壤结构与小麦幼苗期根系关系模拟与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22) : 4598 - 4604韩秋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丁启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不详潘根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不详丁为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周裕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8] 稻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几种新机型介绍[J]. 江苏农机化, 2010, (02) : 16 - 18糜南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王景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姜文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 [10] 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4) : 263 - 26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祖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潼南县农业局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