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太平洋淮南—小达尔生物地理区的初步确认及其意义——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生物学证据

被引:5
作者
牛绍武
孙淑芬
机构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关键词
古太平洋; 淮南—小达尔生物地理区; 新元古代; Rodinia超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1 [前寒武纪];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淮南生物群和小达尔生物群化石分别产于我国华北地台和北美劳伦古陆新元古代地层中。在我国华南地块、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台、南亚印度古陆、澳大利亚和北欧波罗的海地盾等都有发现。在今天的地理分布上 ,它们或远隔重洋 ,或处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 ,然而它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相同的化石组合和大体相同时代的地层层位呢 ?以前从事前寒武纪地层古生物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很少探讨这一问题。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根据各大陆新元古代地层构造资料并参照古地磁学研究成果重建的新元古Rodinia超大陆似乎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笔者将淮南生物群和小达尔生物群化石在各大陆的分布同新元古超大陆Rodinia各古陆块相对位置对照研究后发现 :淮南—小达尔生物群主要分布在古太平洋海槽南北两侧 ,形成一个以淮南生物群和小达尔生物群为代表的生物地理区系。古太平洋淮南—小达尔生物地理区系的初步识别和确认 ,为重建新元古Rodinia超大陆提供了古生物学上的直接证据 ,具有地层学、大地构造学上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元古宙罗迪尼亚(Rodinia)泛大陆的重建研究 [J].
王江海 .
地学前缘, 1998, (04) :3-5
[2]   前寒武纪的超大陆旋回及其板块构造演化意义 [J].
李江海 .
地学前缘, 1998, (S1) :144-154
[3]   卷曲藻Grypania属在蓟县高于庄组中的确认及其意义 [J].
牛绍武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 (04) :36-46
[4]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述评 [J].
陆松年 .
地质论评, 1998, (05) :489-495
[5]   全球元古宙超大陆及中国主要陆块的位置 [J].
张文治 .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96, (03) :1-13
[6]   中国晚前寒武纪的宏体化石概观 [J].
陈孟莪 .
地质科学, 1989, (03) :244-255+311
[7]  
Chuaria-Tawuia生物群在海南岛石碌群的发现及意义[J]. 张仁杰,冯少南,徐光洪,杨德骊,鄢道平,李志宏,蒋大海,吴炜.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3)
[8]   安徽寿县晚前寒武纪淮南生物群新材料 [J].
符俊辉 .
古生物学报, 1989, (01) :72-78+138
[9]   中国晚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J].
邢裕盛 ;
刘桂芝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2, (00) :55-67
[10]   “淮南生物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地层研究中的意义 [J].
郑文武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79, (02) :97-10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