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的可持续恢复——“汶川地震”对口支援政策案例研究

被引:8
作者
翟进
张海波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对口支援; 巨灾;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5.01.003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X4 [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083002 ; 0837 ;
摘要
巨灾与灾后可持续恢复是当前灾害研究的两个热点议题,且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巨灾的情境下,社区互助模式难以适用,灾后恢复更依赖于外部援助,灾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为凸显。中国政府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启动的"对口支援"为巨灾的可持续恢复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也为从理论上总结中国灾害管理实践如何贡献于全球知识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本文以长期的田野调查为资料,以可持续恢复为概念框架,分析了中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对口支援"政策的长期效果,将"对口支援"作为促进巨灾可持续恢复的新的政策路径,识别了"对口支援"中的组织结构与网络特征,分析了"对口支援"网络结构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对可持续恢复目标的影响,倡导并推动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对口支援"的理论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基层政府应急疏散行为模式: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 [J].
陶鹏 ;
童星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4) :100-107+140
[2]   复合型减灾: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困境的破解 [J].
周利敏 .
思想战线 , 2013, (06) :76-82
[3]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M]. 科学出版社 , 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 2009
[4]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M]. 科学出版社 , 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编, 1994
[5]  
Disaster Governanc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J] . Kathleen Tierney.&nbsp&nbsp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 2012
[6]  
Retrospectives and Prospectives on Hurricane Katrina: Five Years and Counting [J] . Louise K.Comfort,Thomas A.Birkland,Beverly A.Cigler,EartheaNance.&nbsp&nbsp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2010 (5)
[7]  
绵竹统计年鉴 .2 . 2012
[8]  
Planning for post-disaster recovery:a review of the united states disaster assistance framework .2 SMITH,G.P.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