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8
作者
胡延吉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数量性状; 基因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世代均数设计和双列杂交设计的方法分析了普通小麦主要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用Hayman 的双列分析表明,除粒数/小穗、穗粒重、收获指数、离体叶片持水力、叶绿素(a+b)含量以外,所有性状均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且多数性状表现部分显性。世代均数分析法得到相似的结论,表明加性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上位性效应则是较次要的。在上位性效应中,加性×加性、加性×显性,显性×显性互作似乎同等重要,控制小麦数量性状遗传的各种基因效应的相对重要性的顺序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根据小麦数量性状基因作用的特点,采取恰当的育种策略,才能提高小麦育种的成效。本文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若干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30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Clarke J M et al.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 1982
[2]  
Clarke J M et al. Crop Science . 1982
[3]  
Barker R J. Crop Science . 1978
[4]   小麦群体的基因效应与杂种优势 [J].
郭平仲 ;
苏国群 ;
张金栋 ;
蔡民华 .
作物学报, 1989, (01) :11-21
[5]   冬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式 [J].
毛盛贤 ;
冯新芹 .
遗传, 1988, (01) :6-8+3
[6]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的遗传分析 [J].
朱睦元 ;
徐阿炳 ;
裴洪平 ;
俞志隆 .
遗传学报, 1983, (05) :352-361
[7]   玉米几个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 [J].
杨安贵 .
作物学报, 1982, (03) :153-162
[8]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
[9]  
Joarder O I et al. Indian J Agric . 1982
[10]  
Fernando I F et al. Crop Science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