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41
作者
连承波 [1 ]
钟建华 [1 ]
蔡福龙 [2 ]
张军涛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油田; 产量;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了分析考虑到的因素对油田产量的影响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通过各种因素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确定影响油田产量的主要及次要因素。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对油田产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对数据量要求不高,其分析结果可为油田产量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石油和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评估方法简介 [J].
郭齐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6) :525-528
[2]   灰色聚类分析在孤东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J].
谭河清 ;
彭存仓 ;
武国华 ;
雷利婧 ;
刘世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97-101
[3]   油田产量预测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J].
刘秀婷 ;
杨军 ;
程仲平 ;
王胜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74-76
[4]   主成份分析法用于评价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J].
陈伟 .
人类工效学, 2002, (01) :30-33
[5]   灰色聚类分析在圈闭评价中的应用 [J].
刘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1, (06) :18-22
[6]   主方差分析方法 [J].
胡庆军 ;
吴翊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2) :117-120
[7]   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信息的综合开发分析 [J].
张宏培 .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6, (04) :24-29
[8]   试论主成份分析法中样本信息的损失问题 [J].
刘长标 ;
史金平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37-40
[9]   主成份分析法评价功能浅析 [J].
赵希男 .
系统工程, 1995, (02) :24-27
[10]  
灰色系统分析及实用计算程序[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王学萌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