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26
作者
刘洋
李敏
徐佩茹
机构
[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
关键词
肺炎; 肺炎支原体; 发病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小非活性生长的微生物。MP没有细胞壁,有膜及胞浆抗原,主要的膜抗原是糖脂质。MP是目前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并且可导致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系统及皮肤的病变。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病原学变迁,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并已成为学龄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原体。迄今MP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倾向于MP的黏附、MP的侵入、MP直接造成细胞损伤及免疫炎症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19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Adhesion protein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2 Chaudhry R,Varshney AK,Malhotra P. Front Biosci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