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与景观发展强度研究

被引:31
作者
张明明 [1 ,2 ]
张黎俊 [1 ]
粟海军 [1 ,2 ]
蔡静芸 [1 ]
胡灿实 [2 ,3 ]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
[3]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发展强度;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 O I
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085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地调查,选取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4、1992、2001和2015年4期遥感景观数据,将研究区景观斑块分为7种类型。使用多个景观指数指标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对保护区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以及景观发展强度变化及其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不同时期受气候、降水、水土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自然驱动因素以及人口经济增长、土地利用、工农业污染等人为驱动因素综合影响,景观斑块、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指数呈较大波动;4个时期保护区湿地景观发展强度指数平均为4.00±0.24,并且在2015年达到最高值4.27,说明草海湿地类型属于农业湿地,接近城镇湿地,处于中等健康水平。为确保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规范和统筹保护区景观的合理配置是草海综合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鄢月莉.东华理工大学.2017, 01
[2]  
草海等乌蒙山湿地越冬水鸟群落及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选择比较.[D].张海波.贵州大学.2015, 03
[3]  
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评价.[D].张家璇.安徽农业大学.2015, 05
[4]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D].林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05
[5]  
贵州草海湿地生态恢复及对策研究.[D].季宏祥.贵州师范大学.2006, 05
[6]  
草海高原湿地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D].喻元秀.贵州师范大学.2005, 05
[7]  
长沙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D].恭映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09
[8]  
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王瑗.东北师范大学.2012, 05
[9]  
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D].熊李虎.华东师范大学.2011, 07
[10]   Combining remote sensing and household level data for regional scale analysis of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J].
Soler, Luciana de Souza ;
Verburg, Peter H. .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0, 10 (04) :37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