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火炬松和湿地松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的变异

被引:10
作者
管宁
刘昭息
潘志刚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火炬松; 湿地松; 材性变异; 木材密度; 管胞长度;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3.03.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984年种植在广西和浙江的22个种源的火炬松及在浙江的8个种源的湿地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单株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株间差异较种源间差异显著得多。不同地区火炬松的差异较之同一地区不同种源间的差异更为显著。种源、地区的交互作用对火炬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都表现出显著影响,种源和单株的交互作用对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也有显著影响。两个树种的木材材性与年轮宽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马尾松和早期引种的火炬松、湿地松比较表明,用新引进的材料可选育出木材材质更为优良的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Bunn E H.The nature of the resource. New Zealand Journal of Forestry . 1981
[2]  
Lantz C W,Hofmann J G.Geographic variation in growth and wood quality of loblolly pine in North Carclina. . 1969
[3]  
Taylor F W,Burton J D.Growth ring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 gravity, and fiber length of rapidly grown loblolly pine. Wood and Fiber Science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