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李兴培
机构
[1] 新疆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炙甘草汤; 浮小麦; 甘麦大枣汤; 安神剂; 白芍; 补血药; 麦冬; 麦门冬; 补阴药; 百合地黄汤; 甘草; 补气药; 生地; 红枣; 旋复花; 党参; 五味子; 合欢皮; 生麦芽;
D O I
10.13457/j.cnki.jncm.1983.11.02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甘麦大枣汤(下称“本方”),首载《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病理为“气郁化火,脏阴不足”,遂遵《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及《难经》“损其肝者益其中”等明训,以小麦养心液安心神,甘草、大枣甘润补中缓急”。本方药虽三味,叶天士谓本方药似平淡,可愈疑难大症。蒲辅周老中医备赞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金寿山教授运用甘麦大枣汤的经验 [J].
吴敦序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 (06) :9-11
[2]   用程门雪老师的经验治疗146例“精分症”临床报告 [J].
周长发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 (09) :12-12
[3]   叶天士用金匮方的园机活法 [J].
范永升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1, (05) :53-54
[4]   金寿山临床运用《金匮》理论的经验 [J].
沈庆法 .
中医杂志, 1981, (07) :17-19
[5]   加味生脉散治疗小儿多汗症 [J].
陈景义 .
广西中医药, 1981, (03) :48-48
[6]   更年期忧郁症一例治验 [J].
郭剑华 .
辽宁中医杂志, 1981, (06) :49-49
[7]   汗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J].
邓铁涛 .
新中医, 1977, (04) :28-29
[8]   论育阴潜阳法的运用 [J].
何炎燊 .
新中医, 1977, (04) :15-18
[9]   百合酸枣仁汤配合新针治疗更年期症侯群 [J].
单健民 .
新医学, 1973, (12) :626-626
[10]   鞠麦合剂治疗神经衰弱症200例报告(摘要) [J].
王研云 .
江西医药, 1965, (06) :856-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