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探析

被引:22
作者
周感华
机构
[1] 贵州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心理动因; 群体心理机制; 心理失衡;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1.06.023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从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看,群体性事件是参与民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后,在群体心理作用下转化为群体行为的结果。现阶段中国底层民众中弥漫着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信任缺失感、弱势认同感、社会焦虑感等相互叠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动因;而特定或不特定群体中的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冒险转移、心理暗示等交互作用,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群体心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群氓的时代.[M].(法)塞奇·莫斯科维奇(MonsieurSergeMoscovici)著;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动因解析 [J].
杨丽 .
南方论刊, 2010, (07) :30-32
[4]   谈转型期的社会焦虑问题及应对机制 [J].
芮守胜 .
商业时代, 2009, (35) :8-9+30
[5]   应高度重视灾后重建中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 [J].
陈午晴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 (01) :42-44+53
[6]   转型期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 [J].
蒋国林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1)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