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死刑剥离——进一步削减死刑适用罪名的可行方案

被引:6
作者
卢建平
姜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制售伪劣商品犯罪; 逐步削减死刑; 死刑剥离; 刑事政策;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进一步削减死刑适用,可以遵循死刑的直接废止和将相关死刑罪名中的死刑剥离并移转至其他死刑罪名之下两条路径。目前,暂时保留对制售假药、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行的死刑适用是一种无奈的现实选择,基于死刑废止进程中非暴力犯罪或经济犯罪的优先性,建议将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中的死刑罪名剥离出来。具体而言,通过刑事立法技术将"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两罪名的死刑适用移转至故意杀人罪,如此,既可以暂时保留民众希望的死刑威慑,又可以实现削减死刑适用罪名的实际效果。这一路径选择在学理上符合间接故意形态下故意杀人罪之构成要件,也迎合了逐步将死刑罪名移转至故意杀人罪的阶段性死刑政策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M].高铭暄;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美国刑法.[M].储槐植; 江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罪刑总论问题.[M].赵秉志;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美国死刑法精解.[M].(美) 卡特; (美) 克里茨伯格; (美) 斯科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刑法论丛.[M].赵秉志;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
[6]  
日本刑法总论.[M].(日) 西田典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死刑制度之现实考察与完善建言.[M].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8]  
死刑的全球考察.[M].(英)罗吉尔·胡德著;刘仁文;周振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9]  
国际人权文件选编.[M].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  
刑法哲学.[M].陈兴良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