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30
作者:
潘竟虎
[1
]
王建
[2
]
王建华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高寒湿地;
长江、黄河源区;
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7.04.003
中图分类号:
P343.4 [沼泽];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黄河源区是中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利用1986年的TM和2000年的E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用景观格局指数对长江、黄河源区15a来湿地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a间,长江、黄河源区湿地面积减少了2744.77km2,平均减少率为1.2%/a。长江源湿地的退化比黄河源明显。湿地主要是由高寒沼泽草甸湿地向高寒草甸湿地、裸岩裸土地和高寒草原演变,以及由水域向滩地转变。各湿地景观类型斑块数增加,破碎度和分维数提高,优势度降低,湿地景观空间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加。15a间研究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降低了37.86×108元。气候干暖化是造成源区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