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动与中国城乡居民储蓄率

被引:6
作者
陈如 [1 ,2 ]
李杏 [3 ,4 ]
机构
[1] 河海大学移民中心
[2]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3]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4] 香港中文大学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化; 储蓄率; 固定效应检验;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0.03.032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C924.2 [中国人口];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储蓄率的机构,利用中国29个省2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人口结构变动对于储蓄率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抚养率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人口增长率与储蓄率存在负相关性,工作人口增长率与储蓄率也呈现负相关性,这些实证结果在控制了其他一些人口结构因素以及经济变量后是稳健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人口红利”效应的可持续性——基于内需规模和结构的探析 [J].
赵元铭 ;
张明之 .
现代经济探讨, 2008, (07) :25-28
[2]   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 [J].
朱国林 ;
范建勇 ;
严燕 .
经济研究, 2002, (05) :72-80+95
[3]   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 [J].
龙志和 ;
周浩明 .
经济研究, 2000, (11) :33-38+79
[4]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2000, (11) :24-32+79
[5]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J].
宋铮 .
金融研究, 1999, (06) :47-51+81
[6]  
Dependency Rates and Savings Rates: Comment[J] . Nassau A. Adam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1 (3)
[7]  
Peasants, Procreation, and Pensions[J] . Philip A. Nehe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1 (3)
[9]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security and saving. Feldstein,M. J Publ Econ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