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下“转型社区”的社区转型研究

被引:51
作者
李志刚 [1 ]
于涛方 [2 ]
魏立华 [3 ]
张敏 [4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4]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化; 转型社区; 社区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论文对快速城市化下的一类特殊社区—"转型社区"进行研究,探讨其社区转型的合理模式。研究首先从"转型"出发,引出"转型社区"概念。分析此类社区由"内生"向"外生"转型的变化,指出其"积累体制"的改变。之后,对社区转型路径进行分析,从"机械团体"与"有机团体"、"行政化"与"自治化","社会成本"与"社会福利"等3个纬度探讨转型的目标、途径及其社会效能。最后,指出社区转型的路径在于转变观念,推行渐进、多元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实现社区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城市社会学视野分析 [J].
马航 .
城市规划, 2007, (01) :26-32
[2]   城中村“景观”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J].
蓝宇蕴 ;
郭志坚 .
学术研究, 2006, (05) :83-87+148
[3]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 [J].
章光日 ;
顾朝林 .
城市规划, 2006, (05) :48-54
[4]   论城中村的社区保障及城市化意义——以广州一城中村为例的研究 [J].
蓝宇蕴 ;
郭正林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2) :188-193
[5]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 [J].
魏立华 ;
阎小培 .
管理世界, 2005, (08) :48-57
[6]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 [J].
魏立华 ;
闫小培 .
城市规划, 2005, (07) :9-13+56
[7]   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 [J].
蓝宇蕴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144-154+207
[8]   莲坂流动人口聚居地社会状况调查 [J].
杨春 .
城市规划, 2003, (11) :65-69
[9]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 [J].
何海兵 .
管理世界, 2003, (06) :52-62
[10]   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城市管治 [J].
吴缚龙 .
城市规划, 2002, (09)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