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复合四氧化二氮染毒致大鼠肺损伤的特点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岳茂兴
彭瑞云
杨志焕
王德文
王正国
杨鹤鸣
夏亚东
高亚兵
崔雪梅
李建忠
李晓炎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
[2]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3]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4]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6] 重庆
关键词
冲击波; 四氧化二氮; 冲毒复合伤; 血气变化; 病理形态学; 肺损伤; cfos蛋白表达; 肥大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2 [军事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9 ;
摘要
目的 探讨冲击波复合四氧化二氮 (N2 O4)染毒致大鼠冲毒复合伤肺组织损伤特点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大鼠复制冲击伤、N2 O4染毒及复合效应动物模型 ,于伤后 3,6 ,12 ,2 4 ,4 8及 72小时活杀动物 ,进行主要器官病理形态学检查 ,血气分析并采用H&E及SP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肺组织损伤病变特点及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和肥大细胞的数量。结果 三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均在伤后 2~ 6小时内显著下降 ,以冲击伤 +N2 O4组动物下降最为显著 ,重者死于呼衰。三组动物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击伤 +N2 O4组动物最甚 ;免疫组化显示 ,冲击伤组和N2 O4组动物c fo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而冲击伤 +N2 O4组动物c fos表达持续呈强阳性 ,其阳性部位以支气管上皮、血管内皮和单核细胞为主。另外 ,大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结论 单纯冲击伤和单纯N2 O4中毒组动物早期血气均有显著变化 ;N2 O4冲毒复合伤对大鼠血气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 ,三组动物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击伤 +N2 O4组动物最甚 ;实验结果表明 ,c fos蛋白表达及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参与了冲毒复合伤对大鼠肺损伤的加重过程。提示对冲毒复合伤进行早期救治 (在染毒致伤后 2~ 6小时内 )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基肼染毒复合冲击伤大鼠血气及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J].
岳茂兴 ;
杨鹤鸣 ;
夏亚东 ;
王德文 ;
杨志焕 ;
王正国 ;
李建忠 ;
徐世全 ;
彭瑞云 .
中华创伤杂志, 2002, (05) :48-51
[2]   神经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原瘤基因c-fos的关系 [J].
王雪 .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8, (04) :70-74
[3]   火箭推进剂突发事故与应急处理 [J].
蒋俭 .
卫生毒理学杂志, 1997, (01) :16-18
[4]   一种快速高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 [J].
梁英杰 ;
凌启波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