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技术本土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吴文革
李成荃
陈周前
昂盛福
王学会
熊忠炯
机构
[1]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
[2] 安徽省安庆市农科所
[3] 安徽省安庆市农科所 合肥
[4] 合肥
[5] 安庆
关键词
水稻; SRI; 本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ystemofRiceIntensification ,简称SRI)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水稻品种真正发挥其生物学潜力、遗传学潜力进而增产并节约生产成本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栽培技术体系。但在我国不同生态地区应用有一个技术本土化的过程 ,以筛选适宜超级杂交稻组合为突破口 ,研究适宜栽插密度与方式、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人工除草与化除相结合、覆盖“旱润”高效节水灌溉、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的关键技术 ,并与不同季节茬口的适宜耕作技术有机结合 ,形成我国特色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原理及其应用效果 [J].
林贤青 ;
朱德峰 ;
张玉屏 .
中国稻米, 2003, (03) :23-24
[2]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J].
朱德峰 ;
林贤青 ;
陶龙兴 ;
张玉屏 ;
郑家国 ;
吕世华 ;
马均 .
中国稻米, 2003, (02) :17-18
[3]   水稻强化栽培对植株生理与群体发育的影响 [J].
王绍华 ;
曹卫星 ;
姜东 ;
戴廷波 ;
朱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1) :32-37
[4]   杂交水稻中熟组合强化栽培体系(SRI)研究初报 [J].
田彦华 ;
牟锦毅 ;
马均 ;
梁南山 ;
刘代银 .
杂交水稻, 2002, (06) :36-37
[5]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J].
马均 ;
陶诗顺 ;
田彦华 ;
魏万蓉 .
杂交水稻, 2002, (05) :44-46
[6]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体系试验研究初报 [J].
昂盛福 ;
王学会 ;
谢世秀 ;
熊忠炯 ;
罗成玉 ;
余斌 ;
张士陆 .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03) :377-378+388
[7]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2001, (04) :4-6
[8]   水稻覆草保墒旱作技术研究 [J].
吴文革 ;
陈周前 ;
张效忠 ;
郑乐娅 ;
王元垒 .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04)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