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越洋传播及对中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45
作者
王培涛 [1 ]
于福江 [1 ,2 ]
赵联大 [1 ,2 ]
范婷婷 [1 ]
侯京明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日本地震海啸; 越洋传播; 数值分析; 海啸风险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5 [海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05∶46UTC)日本东北部近海(38.3°N,142.4°E)发生Mw9.0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的强度为日本近1200a来最强.随后环太平洋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验潮站和海啸监测浮标均监测到了强震引发的越洋海啸,海啸奔袭23h到达南美洲的智利沿岸;此次海啸除了对近场的日本东北部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灾害,还对太平洋东岸的部分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地震发生4h后海啸波到达我国台湾东部沿海,6~8h海啸波到达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受此影响我国发布了第一份海啸蓝色警报.本文利用海啸数值模型对此次地震海啸的产生、越洋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海啸波能量在我国近海及泛太平洋区域分布特征;同时重点模拟分析了海啸波在日本及中国近海传播的波动特征,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良好.最后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阐述了此次海啸对中国的影响,给出了潜在的日本地震海啸对中国的风险估计.
引用
收藏
页码:3088 / 30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深圳海域潮汐海啸波耦合数值研究 [J].
李林燕 ;
毛献忠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 34 (03) :11-18
[2]   越洋海啸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J].
王培涛 ;
于福江 ;
赵联大 ;
刘秋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 34 (02) :39-47
[3]   2010年智利地震海啸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沿海的影响分析 [J].
于福江 ;
王培涛 ;
赵联大 ;
原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4) :918-925
[4]   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海啸对我国影响分析 [J].
于福江 ;
原野 ;
赵联大 ;
王培涛 .
科学通报, 2011, (03) :239-246
[5]   南海潜在海啸灾害的模拟 [J].
潘文亮 ;
王盛安 ;
蔡树群 .
热带海洋学报, 2009, 28 (06) :7-14
[6]   东海海域潜在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初步研究 [J].
温燕林 ;
朱元清 ;
宋治平 ;
薛艳 ;
刘双庆 ;
董非非 .
地震学报, 2008, (05) :456-463+550
[7]   海啸灾害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张超凡 ;
石耀霖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 (03) :289-296
[8]   冲绳海槽地震海啸的数值试验研究 [J].
温燕玲 ;
朱元清 ;
宋治平 ;
李伟 ;
刘双庆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2) :326-332
[9]   海啸波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附视频 [J].
姚远 ;
蔡树群 ;
王盛安 .
海洋科学进展, 2007, (04) :487-494
[10]   Tsunami hazard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South China Sea [J].
Liu, Philip L. -F. ;
Wang, Xiaoming ;
Salisbury, Andrew J. .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9, 36 (0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