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分区与发展

被引:4
作者
刘巽浩
韩湘玲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
[2] 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农业; 牧区; 半干旱地区; 高原; 农区; 畜牧业; 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干燥度、降水量、结合温度,同时辅之以地貌、作物等指标。可将我国干旱半干旱农区(不包括纯牧区)分为东北西北低高原亚半干旱温和农区,北部中高原半干旱凉温农区,西北干旱温和和灌溉绿洲农区,青藏高原旱凉农区及9个亚区。确定各地区农林牧的发展方向,应考虑农林牧各业的生物量、产品量、产值、劳动与资金占有比例、市场、贸易等多种因素。青藏高原,除青东和藏东南农区外,主要是牧业地区。干旱灌溉区,光热水条件好,潜力大,可实行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发展林业应考虑水分供应的限制。亚半干旱温和区,温度水分条件中等,土地较多,农林牧发展都有潜力,应以农为主,农林牧结合,实行“自给性农业,保护性林业与低商品性牧业”。半干旱凉温农区,自然条件严峻,农牧业低而不稳,今后仍应以农业为主,发展养羊业,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以上亚半干旱温和区和亚半干旱温凉区几乎包括了我国黄土高原的绝大部分,从对黄河治理和黄河中下游农业发展的影响考虑出发,这一地区在力争粮食自给的同时,大力提倡种树(乔灌木)种草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